第一次讀《金剛經》那奇怪的語言結構真的不是現代人可以看懂的。
以下文章竟有辦法剖析其邏輯,
原來經典人也是可以略懂略懂的,
不只是用來超度看不見的,
畢竟當初釋迦牟尼說法也是針對活人而說,為了減少我們的煩惱。
———————————————————
任何現象都不是永久真實的有,
只是暫時的有。
「假有」之後是「非有」,
從「假有」深一層來看,
它不是真實的有,所以叫作「非有」。
《金剛經》裡的「無相」、
《大般若經》與《心經》所講的「空」,
就是「非有」;
「非有」才是「真有」,
只要是「有」,
便不停地在變動,不是真的。
大乘的「真諦」(第一義諦),
也就是「中道」。
佛法所說的「中道」並不是「中庸之道」,
是不在空、有之間,非空非有,也可以說就是空。
這並不是否定世間所有的一切現象,它是住於世間而不受世間的現象所困擾、束縛。
「捨二不執中」,
捨兩邊而不取中間,
這才是真正的「中道」,
這才是最自由、最自在的。
---------------------------------------------------
凡是讀過《金剛經》的人,
一定都對其特殊的思辨型式印象深刻,而這部分卻也是讓很多人最感困惑的。
《金剛經》的思辨型式有以下四種:
(一)正→反→合:
這是一種辨證邏輯,先說正面的,
再說反面,
最後是正、反合起來說。
《金剛經》中有一些這種型式。
(二)肯定→否定→肯定:
這類型與「是→不是→才是」相同。
(三)假有→非有→真有:
這是使用佛學名詞的思辨型式。
(四)有→空→中道:
這也是使用佛學名詞的思辨型式
(非空非有)。
針對第三種「假有→非有→真有」,
「假有」的意思是:一切現象,
只要想像的出來,
可以用語言、文字、思想加以形容、表達的,
都是假的,並不是實有。
例如,吃飯的「吃」,
是真的吃嗎?是正在吃呢?
或只不過是個字而已?
其實「吃」只是個字,
是一個代表的說明符號,
並不是真正「吃」的本身。
又例如,喝茶的「茶」,
這個字是否就等於真正的茶呢?
不是,
它只是個名詞沒有事先講明,
他可能喝了以後也不知道那就是茶。而實物上的茶,
是否就等於名詞的「茶」呢?
當然也不是!
因此不論名詞或動詞,
其作用都只在表達或形容,
都只是假借來說明而已。
除此之外,
所有人、事、物,任何可以表現出來的現象,
不管是生理現象、物理現象、
心理現象,
都是暫有的,
不是永恆的存在。
中國歷史上的秦始皇或漢高祖,
他們曾經擁有的豐功偉業,
曾經不可一世的英雄豪氣,
如今在那裡?
所以,任何現象都不是永久真實的有,只是暫時的有。
「假有」之後是「非有」,
從「假有」深一層來看,
它不是真實的有,
所以叫作「非有」,
「非有」就不是真的有。
「非有」很難懂,
因為我們所見到的一切都是有的,
怎麼能說是「非有」呢?
事實上,我們的存在既然是假的,
假就不是真,假就不是有。
以吃飯來作例子,我們吃過飯,
消化以後就沒有了,
所以這是暫時經過,好像是有,
但不是真的實有,所以叫作「非有」。
《金剛經》裡的「無相」、
《大般若經》與《心經》所講的「空」,
就是「非有」;
「非有」才是「真有」,
因為「非有」是「空」,
「空」是不會變的,才是真的;
因為只要是「有」,便不停地在變動,不是真的。
至於第四類的「有→空→中道(非空非有)」,
這就是世俗諦與真諦(第一義諦)。
何謂「世俗諦」?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世間一切現象,以及世間所有人的觀念,都是「有」的,
不管是現象有、觀念有,或是本體有,全都是「有」。
所謂「本體」,
我們可以稱它為理念,
也有人稱它是神,
這些神我、大我,
都是「有」,
所以叫作「世俗諦」。
佛法有大、小乘之分,
小乘佛法認為世間一切法、一切現象都不真實,都是「空」,
他們經由分析和實證來強調「空」。分析是從理論上加以解釋、說明;
實證則是經驗的,是精神的體驗,必須經由智慧和禪定才能體會得到。
已證阿羅漢果的人,
知道世俗的一切現象是「假有」,
所以他們強調「空」,
也因為如此,他們進入涅槃、寂滅後,在「空」之中,
就不願意再回到世上來度眾生。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
一個能在理論上或邏輯上理解「空」的人,
並不一定已經體驗到「空」,
所以現在有許多人把佛法當成學問來研究,
對佛學知道的不少,
也能夠為人講說《金剛經》,
但是一旦自己面對是非,
或是牽涉到他個人的利害得失,
例如,金錢、名譽,
特別是男女之間的愛情、親子間的親情等,都會不自在。
原因是道理上他們是懂了,
但是因為沒有實證,
沒有親自的體驗,
當外面的環境一變化,
馬上就會受影響。
因此,能懂得一些道理雖然也不錯,但是真正的佛法
是要能夠實證的。
接下來說明大乘的「真諦」(第一義諦),
也就是「中道」。
佛法所說的「中道」並不是「中庸之道」,
也不是「不在左、不在右」,
更不是「我在中間,那一邊好,我就往那一邊靠」的騎牆道。
佛法的「中道」是不在空、有之間,
非空非有,
也可以說就是空。
這並不是否定世間所有的一切現象,
事實上,它是住於世間而不受世間的現象所困擾、束縛;
就像觀世音菩薩,
住於世間而於世間得自在,
所以又稱為觀自在菩薩。
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觀論頌》,
所談的是般若思想的「空」,
般若的「空」也就是「中道」,
論頌中對「中道」有很清楚的解釋:
「捨二不執中」,
捨兩邊而不取中間,
這才是真正的「中道」,這才是最自由、最自在的。
一般來說,任何一種邏輯思想,都有它自己本身的立場,
但是《中觀論頌》所說的「中道」的思想,沒有所謂的立論、宗旨,
沒有任何立足點,
所以無論以什麼方法辯論,
都無法將它擊破,因為它就像是虛空一樣,沒有目標可以攻擊,
當然也談不上攻破。
不僅僅理論上如此,
事實經驗上也是這樣,
若是能夠經驗到沒有立場的立場,
這就是解脫,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好、最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