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金剛經》那奇怪的語言結構真的不是現代人可以看懂的。


以下文章竟有辦法剖析其邏輯,


原來經典人也是可以略懂略懂的,


不只是用來超度看不見的,


畢竟當初釋迦牟尼說法也是針對活人而說,為了減少我們的煩惱。


———————————————————




任何現象都不是永久真實的有,

只是暫時的有。


「假有」之後是「非有」,


從「假有」深一層來看,

它不是真實的有,所以叫作「非有」。


《金剛經》裡的「無相」、


《大般若經》與《心經》所講的「空」,


就是「非有」;


「非有」才是「真有」,


只要是「有」,

便不停地在變動,不是真的。




大乘的「真諦」(第一義諦),

也就是「中道」。


佛法所說的「中道」並不是「中庸之道」, 


是不在空、有之間,非空非有,也可以說就是空。


這並不是否定世間所有的一切現象,它是住於世間而不受世間的現象所困擾、束縛。


「捨二不執中」,


捨兩邊而不取中間,


這才是真正的「中道」,

這才是最自由、最自在的。


---------------------------------------------------


凡是讀過《金剛經》的人,

一定都對其特殊的思辨型式印象深刻,而這部分卻也是讓很多人最感困惑的。


《金剛經》的思辨型式有以下四種:


(一)正→反→合:


這是一種辨證邏輯,先說正面的,

再說反面,


最後是正、反合起來說。


《金剛經》中有一些這種型式。



(二)肯定→否定→肯定:


這類型與「是→不是→才是」相同。



(三)假有→非有→真有:


這是使用佛學名詞的思辨型式。



(四)有→空→中道:


這也是使用佛學名詞的思辨型式

(非空非有)。




針對第三種「假有→非有→真有」,


「假有」的意思是:一切現象,

只要想像的出來,

可以用語言、文字、思想加以形容、表達的,


都是假的,並不是實有。


例如,吃飯的「吃」,

是真的吃嗎?是正在吃呢?


或只不過是個字而已?


其實「吃」只是個字,

是一個代表的說明符號,

並不是真正「吃」的本身。


又例如,喝茶的「茶」,

這個字是否就等於真正的茶呢?


不是,


它只是個名詞沒有事先講明,


他可能喝了以後也不知道那就是茶。而實物上的茶,


是否就等於名詞的「茶」呢?


當然也不是!


因此不論名詞或動詞,


其作用都只在表達或形容,

都只是假借來說明而已。



除此之外,

所有人、事、物,任何可以表現出來的現象,


不管是生理現象、物理現象、

心理現象,


都是暫有的,


不是永恆的存在。


中國歷史上的秦始皇或漢高祖,

他們曾經擁有的豐功偉業,

曾經不可一世的英雄豪氣,

如今在那裡?


所以,任何現象都不是永久真實的有,只是暫時的有。


「假有」之後是「非有」,


從「假有」深一層來看,

它不是真實的有,


所以叫作「非有」,


「非有」就不是真的有。


「非有」很難懂,


因為我們所見到的一切都是有的,

怎麼能說是「非有」呢?


事實上,我們的存在既然是假的,

假就不是真,假就不是有。


以吃飯來作例子,我們吃過飯,


消化以後就沒有了,


所以這是暫時經過,好像是有,


但不是真的實有,所以叫作「非有」。




《金剛經》裡的「無相」、

《大般若經》與《心經》所講的「空」,


就是「非有」;


「非有」才是「真有」,


因為「非有」是「空」,


「空」是不會變的,才是真的;


因為只要是「有」,便不停地在變動,不是真的。




至於第四類的「有→空→中道(非空非有)」,


這就是世俗諦與真諦(第一義諦)。


何謂「世俗諦」?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世間一切現象,以及世間所有人的觀念,都是「有」的,


不管是現象有、觀念有,或是本體有,全都是「有」。


所謂「本體」,


我們可以稱它為理念,

也有人稱它是神,

這些神我、大我,


都是「有」,


所以叫作「世俗諦」。


佛法有大、小乘之分,


小乘佛法認為世間一切法、一切現象都不真實,都是「空」,


他們經由分析和實證來強調「空」。分析是從理論上加以解釋、說明;


實證則是經驗的,是精神的體驗,必須經由智慧和禪定才能體會得到。


已證阿羅漢果的人,

知道世俗的一切現象是「假有」,

所以他們強調「空」,



也因為如此,他們進入涅槃、寂滅後,在「空」之中,


就不願意再回到世上來度眾生。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

一個能在理論上或邏輯上理解「空」的人,


並不一定已經體驗到「空」,


所以現在有許多人把佛法當成學問來研究,


對佛學知道的不少,

也能夠為人講說《金剛經》,


但是一旦自己面對是非,

或是牽涉到他個人的利害得失,


例如,金錢、名譽,

特別是男女之間的愛情、親子間的親情等,都會不自在。



原因是道理上他們是懂了,


但是因為沒有實證,

沒有親自的體驗,

當外面的環境一變化,

馬上就會受影響。


因此,能懂得一些道理雖然也不錯,但是真正的佛法


是要能夠實證的。




接下來說明大乘的「真諦」(第一義諦),


也就是「中道」。


佛法所說的「中道」並不是「中庸之道」,


也不是「不在左、不在右」,


更不是「我在中間,那一邊好,我就往那一邊靠」的騎牆道。


佛法的「中道」是不在空、有之間,


非空非有,


也可以說就是空。



這並不是否定世間所有的一切現象,



事實上,它是住於世間而不受世間的現象所困擾、束縛;


就像觀世音菩薩,

住於世間而於世間得自在,


所以又稱為觀自在菩薩。


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觀論頌》,

所談的是般若思想的「空」,


般若的「空」也就是「中道」,


論頌中對「中道」有很清楚的解釋:



「捨二不執中」,


捨兩邊而不取中間,


這才是真正的「中道」,這才是最自由、最自在的。




一般來說,任何一種邏輯思想,都有它自己本身的立場,



但是《中觀論頌》所說的「中道」的思想,沒有所謂的立論、宗旨,



沒有任何立足點,


所以無論以什麼方法辯論,


都無法將它擊破,因為它就像是虛空一樣,沒有目標可以攻擊,


當然也談不上攻破。


不僅僅理論上如此,


事實經驗上也是這樣,


若是能夠經驗到沒有立場的立場,


這就是解脫,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好、最自在的。

tommy54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時此刻,息息相關,


有80億人一起呼吸地球的氧氣,


也吸入80億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我們也吸入


大象、長頸鹿、鯨魚、海豚、樹木所


呼出的氣體。




在這同一時刻


生物們,


有的飲食、有的排泄、有的睡眠、


有的交配、有的出生、有的死亡。




同是地球生物圈的我們,息息相關。

tommy54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要】


有一些人每當遇到困難沒有辦法解決的時候,就會說乾脆死了一了百了,這是不是佛教所說的解脫生死呢?



「解脫生死」其意指


以智慧觀照萬物,


了悟萬物皆幻相,


從而超脫生死之執著,


而非以死尋求解脫。



【導讀Listen】


解脫這個名詞是佛教專用的,


但是一般的人會誤用它,


認為在現實生活之中遇到了瓶頸、困境,就希望能夠解脫。


實際上是擺脫、逃脫、厭倦,這都不是解脫。


因此婚姻不順利希望趕快離婚,

欠了一屁股的債,或是有人來幫他忙處理債務,


工作太忙、責任太重、壓力非常大,希望有人來接替他,或者乾脆辭職,


這樣子是不是解脫?不是的。


生活上的問題照樣還在,

暫時只是換了一個環境,而心情稍微轉變了一下。


可是煩惱的情形,


心裡頭放不下的問題,還是照樣的在,這不叫解脫。


佛教所講的解脫有二種,


一種叫做定解脫,

就是禪定因禪定的力量而得解脫。


一種叫做慧解脫,

就是因智慧的力量而得解脫。


所謂禪定的力量一定是要有入定的功夫,從修禪定而進入定境。


所謂定境是什麼,心中沒有任何雜念、心中沒有時間或空間的感覺。


沒有你和我、他、善和惡、好和壞、多和少,這些心中全部都沒有。


只有一念,

這一念是不動的一念,

這個時候在心外的、身外的,

乃至於心內的所有的一切困擾,

全部離開了你,


這個時候叫做解脫,定解脫。


定解脫出定之後,

有一段時間你還是感覺到輕鬆,

但是出定之後不再修禪定的話,

慢慢的心又浮動、又會有煩惱、有執著。


因此只有在定中得解脫,


出定以後又沒有得解脫,不徹底。


因此有的人修定希望不斷的在打坐、不斷的在山裡面不要再出來了,


在大乘的佛教來講這是消極的人,不是菩薩行者。


因此有一個叫做慧解脫,


智慧得解脫。


所謂用智慧的劍斬煩惱的魔。


我們心中所有種種的煩惱,

不管是來自心外、身外,

或者是自己內心的矛盾、衝突,

都用智慧來觀照。



所謂智慧是什麼,

曉得世間一切的現象都是幻起、

幻滅,都是臨時的有,


永久的空,


因此有了一種知道即現象而不執著現象。


在生活之中不受生活的現象所困擾,這個就是智慧。


有這樣的智慧的人就不會再受任何情況所困擾,


這個是真正的解脫。


因此在釋迦牟尼佛主張定解脫是不錯,最好是能夠慧解脫。


但是慧解脫往往只是知見、觀念上瞭解,


實際上把握不住。


道理很清楚,也很願意這樣子做。


可是人家罵你,你就哼!


「你為什麼罵我」,

馬上煩惱就起來。


因此最好是禪定的功夫也要有,

就是定功。


智慧的力量也要有,


這叫定慧俱具解脫。



有一些特別有慧根的人,

只要聽到一句話,

馬上一切煩惱就能夠頓除,

就是頓悟。


像這種人是不多的。


因此禪宗講頓悟,就是慧解脫。


慧解脫的人最好還能夠修定,


能夠定慧兩者都得到解脫,才是最保險。



【延伸閱讀】


1.https://ddc.shengyen.org/?doc=07-05-082

《智慧一○○》:「解脫自在」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7輯第5冊,頁226)


2.https://ddc.shengyen.org/?doc=04-14-031

《神會禪師的悟境》:「真正解脫」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14冊,頁173)


3.https://ddc.shengyen.org/?doc=04-06-013

《禪與悟》:「禪——解脫自在」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4輯第6冊,頁152)

tommy54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如


媽媽30歲生我,


那她29歲時還不認識我,


也還不是我媽媽,


在1歲的她也是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


也有5歲像蠟筆小新的年紀,


10歲時在國小當個小學生,


在20歲青少女應該在想老公是誰了,


然後30歲生了我。



在我們成為母子之前,


她也是經歷過漫長的成長過程,


有自己的喜好、擔憂、和對未來的想像,


就像現在的我一樣。






試著用現在比以前


更多的知識、智慧、和愛來祝福


過去


1歲的自己,2歲的自己~


到現在的自己。




然後再,


祝福過去,


從一歲時期的媽媽,


到可能也徬徨無助年少時期的媽媽,


一直到現在的媽媽。


試著想像或理解她所經歷的遭遇和心境。




如果自己心情正好時


還可以繼續延伸到


無限的未來,和無限的過去。





會發現彼此母子之間的結,


可以更鬆動了,


不在侷限彼此之間覺得理想的母親或理想的兒子該如何如何,




因為體會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


無窮無盡



因此更了解表相的虛妄不實,




《金剛經》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或許心就能更自由一點了。



tommy54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劇其實是和你心裡的眾生互動,


所有的情緒都是由自己所生。


小時候很多演員較細微的情緒轉折都看不懂,


等自己有了類似經驗,


似乎可以同理看出高明的演員隱密幽暗的表演,


那種轉折、壓抑、卻身體又不完全受控制的小動作。


而男女主角,的對話互動,看似為二人,但其實都變成在自己的腦中自言自語。


影像劇情是觸媒,引發本身就有的情感、情緒。


身體心理進行了一場你沒發現的鬆緊變化,身體全身細胞配合著情緒,賀爾蒙、各種激素分泌、肌肉神經系統、交感神經,


又哭又笑,緊繃放鬆, 雖然很過癮,但也疲累,卻樂此不疲直到完結。


忘不了那感受,


於是再找一部戲追,


像投胎一世又一世般。



如果刻意保持覺知,


「我知道我在看戲」,


常常會有出戲的感覺,


很難進入劇情。


情感很難投入,


苦樂一下就恢復平靜。


有種索然無味的感覺,


但也開始用另一種眼光欣賞,


發現這些是是非非,煩惱歡喜,


不是真的,但也不是不存在。


女主角的美和所產生的喜歡和貪戀


如果自己內心無法生出相應的記憶


是感受不到的,


但感受到的,


也還是你自心所記憶,


或又以此記憶衍生的

tommy54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正道佛教的實踐法門


1.正見:正當的見解。


2.正思:正當的思想。


3.正語:正當的語言。


4.正業:正當的行為。


5.正命:正當的生活。


6.正勤:正當的努力。


7.正念:正當的意念。


8.正定:正當的禪定。 


一、正見


「正見」,就是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觀念。


正見:


1.正見因緣果報:

世間萬法都是由因緣所生起,因緣和合才有一切現象,現象就是「果」報。果報來自因與緣的結合,有因有緣,必然有果,正如播了種(因),只要條件(緣)俱足,必然會開花結果。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靠各種因緣的和合而成就,因此,種好因好緣,自然會有好的結果;反之,植下惡因惡緣,必然會有惡的果報。我們能正見因緣果報,才能明因識果,由迷入悟。


2.正見善惡業力:

業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指行為、所作、行動、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動。我們每天的行為造作,匯聚成一股極大的力量,決定一生的幸與不幸。業來自身行、口說、意想,業有善有惡,善惡業力,決定不失,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又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般人常因「好人受苦、壞人享樂」,因而對善惡因果產生懷疑,其實善惡因果不能只看眼前,有時好人受苦、壞人享樂,這是由於個人前世所造的業因而獲得今生的果報。我們能夠正見善惡業力,才能謹言慎行,免受惡報。


3.正見無常苦空:

諸法是由因緣和合所生,沒有自主性、獨存性,隨著緣聚緣散而生滅變異,所以說一切法「無常」。因為「無常」,所以好的有可能會變壞,壞的也有可能會變好,在不斷的生滅變化中,我們感受到人生充滿了苦苦、壞苦、行苦等各種的苦,故說「苦空無常」。正見「苦空無常」,可以使我們處順境時,不耽溺樂事;處逆境時,不悲觀消極。因為一切都會改變,而無常苦空將帶給我們希望,激勵我們精進,引領我們超凡入聖。


4.正見佛道永恆:

我們常說「人生無常」,雖然人生的實相是「無常苦空」,但是在無常苦空中有一個「常樂我淨」的涅槃世界。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成就正等正覺,這個正等正覺就是涅槃,也就是泯除人我關係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而證悟生命永恆無限的境界,那就是我們每個人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真實自我。我們學佛修行,就是希望求得這樣一個美好圓滿的涅槃境界。因為人的生命,在時間上只不過是短短數十年歲月,白雲蒼狗,無非夢境;在空間上也不過是七尺肉身之軀,「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不過幾斛」,面對這樣有限的生命,如果我們能證悟涅槃,即是突破時空的藩籬,將生命遍布於一切空間,充滿於一切時間,可以超越死亡和無常的恐懼,在無限遼闊的時空中生生不息。因此正見佛道永恆,就不會產生撥無因果的斷見,進而修善止惡,終而達於涅槃的境地。 


二、正思


「正思」,就是正確的意志、決心、思量、分別。正思惟也就是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痴。


貪、瞋、痴三毒,經常羈絆著我們,使我們無法邁向求道的路;貪、瞋、痴三毒,時刻盤據在我們的心靈,染汙我們清淨的本性。我們想遠離這三種毒害,必須以堅韌的力量,長時憶念正法,具足柔軟、慈悲、清淨、無恚心,使我們的思惟時時和正法相應,三毒才能去除,趨入佛道。


三、正語


「正語」,就是善良的口業,也就是十善業中的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即遠離一切不慎之語、誹謗之語、傲慢之語、辱罵之語、刻薄之語、花言巧語和虛妄不實之語。因此,正語又作正言、諦語。正語必然是合乎道理的話,所以又稱順理語,如佛陀說法皆為真實語、如實語、不異語、不欺誑語,這就是正語。


正語的內容有四:


1.真實語:真實不虛,無欺誑的話。


2.慈悲語:慈悲柔和,令人生起信心的話。


3.稱讚語:讚歎別人,令人歡喜的話。


4.利行語:幫助別人,有利於人的話。 


四、正業


正業,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身業。即行為舉止正當,身、口、意三業清淨,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等一切邪妄。也就是十善業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泆等。但這僅是消極的不做惡業,正業的積極意義應是「護生」、「慈悲」、「布施」等。


此外,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或於住時,於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正業。」因此,平常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也是正業。譬如適當的睡眠、飲食、運動、休息、工作,不但能增進個人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家庭美滿,社會安定的主要因素。


五、正命


「正命」,就是正當的經濟生活和謀生方式。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正常的經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大部分的罪惡,都是從經濟生活的不正常而來。譬如開設賭場、酒家、屠宰場,經營販賣殺生用的釣魚具、獵槍等商店,都不是正命。


正當的生活應該是:


1.合理的經濟生活


2.高尚的道德生活


3.和諧的社會生活


4.淨化的感情生活 


六、正勤


「正勤」,又作正精進、正方便、正治、諦法、諦治。就是朝真理的目標勇猛邁進。經云:「在家懶惰,失於俗利;出家懈怠,喪於法寶。」《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三說:懈怠是一切惡道的根本,是生死的種子,世間的一切苦惱都由此而生。欲斷生死縛者,應該精進,捨離懈怠。精是不雜,進是不退,也就是努力為善,努力斷惡。《大智度論》中以四正勤為精進的目標。四正勤就是: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


七、正念


「正念」,又作諦意。就是清淨的意念,即不生邪念,意念正道。《遺教經》說:「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所以學佛的人不要把念頭放在人我是非、得失成敗、金錢名利、感情欲望之上,應該時時心存正念。


正念的內容就是四念處,即:


1.觀身不淨:一般人常因貪愛自身的美麗、健康,而產生執著妄想,事實上,我們的身體內充滿了糞尿、涕唾等穢物,可以說是眾穢所集,何來可愛之處?佛陀教我們「觀身不淨」,是要破除我們對身體的執愛,進而藉假修真,以證得永恆不死的法身。


2.觀受是苦:世間的種種苦樂感受都是苦,因為人生充滿了生老病死各種苦,縱使偶有快樂,卻因世間萬法變幻無常,遷流不息,快樂也會因時空的變化而消逝,因此說觀受是苦。


3.觀心無常:我們的心念分分秒秒忽而天堂,忽而地獄,時好時壞,時善時惡,時生時滅,如猿猴般,念念無定,所以說觀心無常。


4.觀法無我:《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間萬物終會散滅敗壞,沒有一樣東西是有自性,能自主的。懂得「觀法無我」,才能從五欲塵勞中,找回自己的真如法性。


我們把心時時放在無常、苦、無我之上,對世間的錙銖小利就不會貪戀,而能夠勇猛向道。 


八、正定


「正定」,是以正確的禪定集中意志和精神,而收攝散亂的身心,培養完美的人格。真正的禪定,不在於形式上的打坐,而是在於內心能源的開展。


正當的禪定應該是:


1.健康的禪定:能令身體獲得健康。


2.安心的禪定:能令心意專注一境,而得輕安。


3.開悟的禪定:能令思想豁然開通,由迷入悟。


4.見性的禪定:能令佛性開顯,尋回真實自我


https://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182

tommy54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08 Mon 2024 00:02
  • 懺悔

不是後悔、不是懊悔、

也不是自我懲罰,

也不是自我貶低,


而是一種「自覺」


「我知道錯了,我改。」




我知道「自作自受」,

所以改善的力量在自己。




我知道所做之事,

對自己和別人有不好的影響,

因此受苦。




懺悔在於接受目前的後果,

且願意改善。




懺悔,

人我分別,

與環境對立,

不知本同一體,


懺悔

喜歡的就貪求,

不思考該不該要;


懺悔

討厭的就想消滅,

不思考所造成的痛苦。



懺悔對蟲蟻輕易的殺害,

而不知生命被剝奪會產生多大的苦和恨。




懺悔對於自身生命的浪費,

浪費時間也是一種殺生,




自己的生命不全是自己的,



一部分是父母的,

一部分是養育者、教育者的,

一部分是被你飲食的眾生。




懺悔

心胸狹窄,

不知眾生,

即是眾緣所生,

所以眾生平等。



懺悔

不深信因果



懺悔

貪求極端,

不求正常。



懺悔

國土危脆、世間無常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tommy54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ddc.shengyen.org/?doc=04-09-006&tree_id=j1_1255


一、身心放鬆


禪修者的第一個條件,是把身心放鬆。


頭腦放鬆、神經放鬆、肌肉放鬆;放鬆之後,再用方法,便能著力。


用方法時,不要緊張,而是有意無意把注意力放在方法上,這樣,就不會消耗太多的體能。


正在禪修中頭腦雖無妄念,還是要有正念,那便是不離方法。隨時隨地注意你的正念相繼,身與心合,忘卻身心而只有方法。


三、四種方法


禪修的方法略有四種:


(一)隨息、數息


隨息有隨鼻息及隨腹息:隨鼻息只注重呼吸從鼻孔出入的感覺,不注意呼吸的長短深淺,也不注意其他的東西;隨腹息是注意小腹隨著呼吸的自然蠕動,不控制呼吸,也不用心念指揮小腹蠕動。但是,隨鼻息及隨腹息,不能兩者並用,只能專注其中一種。隨息法也有深淺,深時便是入定,淺時則不能覺察妄念,同時容易陷於昏沉,但是可以使浮動的心安定下來。


數息乃是數鼻孔呼吸的出入,可以數出,也可以數入。通常是數出息,因為常人的出息慢而入息快。如何數法呢?出息一次,數一個數目,從一數到十,再從頭數起。入息時,只注意出息的那個數目是什麼?如果妄想還是很多,也可以倒過來數,從十數到一,或者二十數到二。但是,十數到一是一個個地數,二十數到二,是一個隔一個地數,甚至於雙數及單數交錯著用,第一次數二十、十八……二,第二次數十九、十七……一,因為忙著數數,妄念自然減少。


有些人,數到三、四、五、六就數忘掉了,也有人可能數過了頭,這都不要緊的。數忘或者數錯時,趕快回頭,不要有成敗得失心,這就是修行。有位數學博士跟我學打坐時,不是數不到十就是數過了頭,他感到十分懊惱無奈,他有點失望地說:「我這個數學博士大概有問題。」我對他說:「數息不是做數學題目的論文,僅數到五再回頭數也可以的,不要失望,只要心中的妄念愈來愈少就好。」


(二)念佛、數佛號


有些人,不習慣用數息法,數呼吸時變成控制呼吸。因此造成頭發脹、胸部悶、身體疲累、肌肉緊張,非常地痛苦。這時候,就教自己用念佛的方法,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觀世音菩薩」都可以;念一句聖號,數一個數目,例如「南無阿彌陀佛一、南無阿彌陀佛二……」,從第一個數目數到第十個數目,再從一數起,不要數得不夠或過了頭,數錯了則不必介意,只要從頭數起就好,也不要配合呼吸。數得太慢會打妄想,數得太快會使呼吸急促。


(四)只管打坐、默照禪


只管打坐是全心專注於身體在「坐」,坐的姿勢、坐的感覺,心中不作其他的妄想雜念,只曉得是在端坐。若發現妄念時,趕快把念頭回到「坐」,慢慢地妄念便愈來愈少,乃至不再出現,身體的感覺也漸漸地消失;但是,心中明明朗朗地知道還在打坐。這時候,開始產生默照的工夫,「默」是心緒不動,「照」是非常清楚;清楚什麼?清楚心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時間久了,跟開悟是一樣的,妄念從此不起,而只是「默照」和「寂照」了。


練習只管打坐的方法時,要不斷地注意自己的姿勢,因為是在用功,不是坐著休息。除了知道正在打坐外,不應有其他的念頭,不能懈怠放逸,必須勇猛精進。


六、禪悟的修證


「空」、「有」、「即空即有」,是三個觀念,也是修行的經驗。


執「有」是煩惱,執「空」也是煩惱。有心可用是我執,無心可用也未離我執。


超越於「空」及「有」的二種執著,那就是「即空即有」、「空有不二」的解脫自在;超越於有心、無心的二種我執,便是《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般若智慧。悟見萬法自性本來空寂,便是親見無我無相的真如佛性。


一般的普通人,是以幻有為我,一般的修行人,是以虛空為我。這都不是正確的佛法。有的哲學家及宗教家,把宇宙的原理、萬物的主宰、至高無上的唯一神,或是泛宇宙的統一神,當成最初最終的大我,也都不是佛法,仍是有我的執著,未得解脫。如何超越空有而實證無我?則靠禪悟;禪悟的修證,有頓有漸;頓悟法門,亦不離漸修;漸修可分悟前與悟後,悟前為加行,悟後為保任,悟前的基本方法是集中散亂的心,隨時能指揮自己的心,然後,繼續用方法,達到心的統一。統一又細分為三種:


(一)身心的統一


這是禪定的基本經驗,此時已沒有感覺到身心的對立,也不會有身心的負擔。


(二)內外的統一


這是將內在的身心和外在的環境,合而為一,也就是合身心的小我進入宇宙的大我。體驗到了統一的、唯一的、宇宙全體的神我,這時候,有人把它當作是「空」,其實是「有」,有個全體的神、全體的我在那裡,已經是神我合一而消失了與任何現象對立的心念。


(三)前念與後念的統一


此時已沒有前後念頭交錯、交接的現象;粗淺的心念統一,是一個念頭又一個念頭地前後交接,例如念佛,一念一念都在連續著同一個佛字,而形成一群統一的念頭;細深的心念統一,則是念頭唯在一個佛字上,不再轉念,定於一點,繼續下去。這已是融入時空無限的禪定境界,但是尚有我在,尚未開悟,也未見到佛性。


(四)超越空有


這是悟後所見,不執著以上三種層次的經驗,遠離《圓覺經》所示「作、任、止、滅」的四種禪病。在日常生活中,心不妄動;面對現實環境時,不起妄執;待人接物時,常生慈心;處理事務時,條理分明。我常鼓勵大家學著說:「你家有事,他家有事,大家有事,我家沒事;無事可做的人,必須幫助有事尚未做完的人。」這就是悟後保任,繼續修行的菩薩,也是初發心的菩薩們應當學習的心態。


怎樣才能達到第四層次的超越空有呢?以禪的方法來講,是以話頭、公案、默照等的方法,效果比較顯著。不過妄想心多、煩惱心重的人,還是先用數息、念佛、拜佛、懺悔等方法,奠定基礎為佳。


七、發菩提心


禪修是為開悟成佛,如何才能開悟成佛?除了具備正知、正見、正確的方法,也要有健全的人格和穩定的心境。


除了坐墊上的工夫,更應借境修心、緣境修行。境界在你面前出現時,還能保持清淨心、平等心,不為所動、不受左右,還能修福修慧,才算是工夫。


人格的健全,需要用發菩提心來培養,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自身未度先度人,便是菩薩初發心。禪修者先當捨除自私自利的心,才能放下貪、瞋、癡、慢的心;煩惱心愈薄,菩提心愈重,開悟見性的可能性愈高。


菩薩初發菩提心,當以〈四弘誓願〉為起點:願度一切眾生,願斷一切煩惱,願學一切佛法,願成無上佛道。以佛法來度眾生是慈悲心增上,以佛法來斷煩惱,是智慧心增上,悲智雙運至福慧圓滿,便成無上的正等正覺。佛是人格的完成者,人成即佛成,故成佛之前,先要建立健全的人格。禪修者當藉佛的智慧,學習佛的慈悲,以關懷眾生來建立自我的立場,再放下自我,才能悟見佛性。


禪修者應該要時時練習著將身口意三結合,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方,身與心,當在做同一樣的事;打坐時打坐,吃飯時吃飯,工作時工作,見客時見客,說話時說話,睡覺時睡覺。不要身心分離,魂不守舍,弄得打坐時想著見客,見客時想著打坐。


有些人,認為自己很聰明,能在同一時間,做好多樣事情。禪修者不主張如此,而是要我們在做任何一項事,乃至任何一個動作時,都當全身全心全生命地全力投入。


tommy54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認知「心」在身體裡面;


當能正確覺察時,


其實身體是在「心」裡面。




這個概念


如在夢境中


有我、有環境、有他人


那時以為「心」在夢境中的「我」身上


但夢中的所有一切


「其實都是由自己的心所產生的」。




在一切都是自己所造的夢境中


還分出你、我、他、環境⋯


等對立分別。




而睡醒過來後


發現即使夢中我被北極熊吃掉,


也不會怎樣,


因為根本夢中的我、北極熊,


都是我心所創造的,


於是沒有恐怖的感受。





而睡醒後的生活,


覺悟者會發現這也是一場大夢,


只是更逼真,


因為睡眠中的夢境是減弱或關閉了


眼耳鼻舌身的刺激下,


所產生的幻境。


而日常生活中增加了五感的


神經刺激,


更無法明白這些感受都是自心所生。




經過修行,


覺悟者從「人生如夢」中醒來後,


慈悲心重的留下來幫助別人清醒,


如菩薩。



而急於解脫的則入涅槃不生不滅境,


如阿羅漢。

tommy54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做度人舟」


觀音菩薩最大的特質 – 聞聲救苦

真正的苦難,不是生活、物質上的苦難

從 #佛法 的觀點來看,根本上的苦難是「不知道佛法」

以致無法 #解脫煩惱

所以觀音菩薩的方法就是弘揚正法


「如何學觀音菩薩 🪷慈眼視眾生 ✋鍛鍊施無畏」


🌿讓別人做他自己

在現實生活裡,我們都是用什麼樣的眼光在看待別人呢?是信任、體諒、尊重,還是嫉妒、懷疑、輕蔑,帶著種種成見在打量?我們不但容易習慣性地批評別人,有時可能連布施一個微笑都不容易,不敞開心胸,如何能接納眾生呢?


我們如果常與別人發生衝突對立,其實是因為自己也常與自己內心衝突對立,無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而當我們願意認知並接納自己的缺點時,就能誠實坦然地活在當下,不批判也不評斷,讓別人做他自己,有他的缺點與掙扎,有他的獨特和才能。如此一來,我們的慈悲心就會增長,而且當我們不再只在意自己,就會有能力回應他人的需求。


🌿沒有心外之物

化解分別對立心的最好方法,就是觀察宇宙萬事萬物互即互入的本質。一如聖嚴法師所說的「慈悲沒有敵人」,敵我是相對的概念,不妨練習觀想「衆生是我心中的觀世音菩薩,我是眾生之中的觀世音菩薩」,一旦認知沒有一樣東西是自己心外之物,好惡的界線就會消失,慈悲心眼自然生起。


🌿讓人懷抱無窮的希望

舉例來說,當人們遭遇親人往生或重病時,我們可以給予對方關懷,開導他們認識佛教的生死觀,對生離死別建立正信的觀念,或介紹他們認識淨土法門,化解對死亡的恐懼心,並對未來的生命懷抱無窮的希望。


🌿互為彼此的觀音菩薩

現代人容易不耐煩,很難靜下來或慢下來等待別人,或是傾聽別人訴苦,其實有時只要投以一個微笑,或是問候幾句,就能讓人感到溫暖,得到勇氣,這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到的 #施無畏 。


無論是處身狀似親密卻孤獨的家庭關係,或是熱鬧卻虛幻的社會環境,觀音菩薩悲心與智慧的體現,在這個時代相形之下特別重要,我們需要與別人分享溫暖與力量,互為彼此的觀音菩薩。


「度一切有情,滿一切願」


聖嚴法師勉勵人要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觀音菩薩不只三十二種化身,而是有千百億化身,有無量無數的化身和無量無數的手眼,時時處處都能救濟眾生。你、我、他,都可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只要用 #觀音法門 來幫助人,用平等的慈悲心來對待人,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摘錄自《#觀音菩薩50問》

tommy54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