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到「一飯千金」的典故,


除了滴水之恩,湧泉以報之意。


黃忞説會報以千金,


關鍵不是那一頓飯,


而是被洗衣婦的那一頓罵:



「看起來人模人樣卻都快吃不上飯了算什麼男人,


還敢說將來出人頭地要好好報答我,


我是看你可憐怕你餓死而已,


對你根本沒期待的,


不要用渣男話術唐塞我。」



超譯這段「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然後韓信應該是從此改了習性,


等真的成了諸侯才發覺那頓飯(罵),


值千金,情和義~值千金~






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

始為布衣時,貧無行,

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

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

常數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

數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


信釣於城下,

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

飯信,竟漂數十日。


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

以下找到相關的文章分享



文/鄧名敦


或許受小時候成語故事「胯下之辱」的影響太深,在真正翻閱韓信的故事前,我總以為他是個時運不濟,但懷抱雄心壯志的少年。然而,打開《史記‧淮陰侯列傳》才發現,這竟是個天大的誤會!


年輕時的韓信不僅不事生產,更是個不折不扣的無賴。


《史記‧淮陰侯列傳》說:「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年輕、身強體壯的韓信,明明可以學習謀生之道,卻怎麼樣也不願意工作。肯接濟他的朋友、善心人,一一淪為韓信「啃老」的對象,直到對方最後一絲善意和耐心被啃食乾淨後,他再毫無愧色的拍拍屁股走人,另覓好人家。


少年韓信的模樣真的很難與他日後用兵如神、英勇無敵的將軍形象連結在一起。老實說,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不信,當時候他身邊的人更是不信,無怪乎曾經可憐韓信的洗衣女工聽聞他日後圖報的許諾話語,不禁好氣又好笑的說:「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依照上述的態勢發展,韓信到老恐怕也不會有什麼了不起的成就,即便他再有才幹、才華、潛力極佳,無品的言行已然封堵了任何被賞識的機會。韓信日後陸續投靠項梁、項羽,以至於投奔劉邦,歷事三主都未獲重用。眼看仕途無望,失意的韓信決定跟著大夥離開劉邦,幸好,接下來就上演了一齣大家都熟知的蕭何月下追韓信。


韓信是劉邦開拓漢帝國的功臣,但使韓信成為功臣的功臣,卻是蕭何。對韓信而言,被蕭何勸返、劉邦拜韓信為大將的那一刻,韓信才真正的「活」;對劉邦而言,倘若蕭何沒有追回韓信,在烏江邊唏噓自刎的是誰猶未可知。


《史記‧佞幸傳》提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在這場知人善任的大戲裡,劉邦和韓信都算是配角,蕭何才是主角。當時劉邦對蕭何獨追韓信的舉動既不滿也不解,蕭何答道:「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隻言片語就道出蕭何對韓信的認識與欣賞。劉邦還來不及反駁,他更進一步問道:「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蕭何這話看似以劉邦的意向為尊,但隱藏在話語裡的勸戒鋒利如匕首:「你要不用韓信,這場權力的遊戲就到頭了。」


之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項羽敗於垓下,劉邦成為最後的贏家。


此時的韓信早已不是那個年少無知的無賴,同樣的,這時的劉邦也不再是戰場上的袍澤,而是想盡辦法鞏固權力的帝王。劉邦確實翦除許多功臣,韓信卻不是他殺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語,簡單總結韓信一生的起落。過去把韓信追回、在月光下成就一段佳話的蕭何,如今卻親手送昔日戰友步上漫漫黃泉路。這段交會在韓信與蕭何之間的奇妙遇合,擦出一道帝國的榮光,背後的代價卻是殘酷的你死我活。


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75957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mmy5482 的頭像
    tommy5482

    Inwhy

    tommy54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