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心經,弘一大師手書》20201117

會讀這本書,主要是想看印在紙本上弘一大師書法字,果然紙上的文字更顯質樸、溫暖親切。令人意外後附的篇章,「佛教之簡易修持法」讓我有種在荒野正當飢餓時,覓得一家簡樸乾淨的小店,吃到熱騰騰的老麵饅頭、鮮純豆漿及幼嫩地瓜葉後的滿足感。

以下先將此篇「佛教之簡易修持法」節錄,重溫那份滿足。

今天承諸位善友請我演講。我以為談玄說妙,雖然極為高尚,但於現在行持終覺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講的,且就常人現在即能實行的,約略說之。

因為專尚談玄說妙,譬如那飢餓的人,來研究食譜,雖山珍海錯之名,縱橫滿紙,如何能夠充饑。倒不如現在得到幾種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得充一飽,才於實事有濟。

以下所講的,分為三段。

壹、「深信因果」
因果之法,雖為佛法入門的初步,但是非常的重要,無論人皆須深信。何謂因果?因者好比種子,下在田中,將來可以長成為果實。果者譬如果實,自種子發芽,漸漸地開花結果。

我們一生所作所為,有善有惡,將來報應不出下列:桃李種,成長為桃李---做善報善;荊棘種,成長為荊棘---作惡報惡。

所以我們要避凶得吉,消災得福,必須要厚植善因,努力改過遷善,將來才能夠獲得吉祥福德之好果。如果常作惡因,而要想免除凶禍災難,哪裡能夠得到呢?

所以第一要勸大眾深信因果了知善惡報應,一絲一毫也不會差的。

貳、「發菩提心」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語,翻譯為「覺」,也就是成佛的意思。發者,是發起,故發菩提心者,便是發起成佛的心。為什麼要成佛呢?為利益一切眾生。須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須廣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說的,要廣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眾生,但須如何才能夠徹底呢?須不著我相。所以發菩提心的人,應發以下三種心:
一、大智心:不著我相。此心雖非凡夫所能發,亦應隨分觀察。
二、大願心:廣修善行。
三、大悲心:救眾生苦。

又發菩提心者,須發以下所記之四弘誓願: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菩提心以大悲為體,所以先說度生。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願一切眾生,皆能斷無盡之煩惱。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願一切眾生,皆能學無量之法門。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願一切眾生,皆能成無上之佛道。

或疑煩惱以下之三願,皆為我而發,如何說誓願一切眾生?這裡有兩種解釋:一就淺來說,我也就是眾生中的一人,現在所說的眾生,我也在其內。再進一步言,真發菩提心的,必須徹悟法性平等,決不見我與眾生有什麼差別,如是才能夠真實和菩提心相應。所以現在發願,說願一切眾生,有何妨耶!

參、「專修淨土」
既然已經發了菩提心,就應該努力的修持。但佛所說的法門很多,深淺難易種種不同。若修持的法門跟根器不相契合的,用力多而收效少。倘與根器相契合的,用力少而收效多。在這末法之時,大多數眾生的根器,和哪一種法門最相契合呢?說起來只有淨土宗。因為泛泛修其他法門的,在五濁惡世,無佛應現之時,很是困難。若果專修淨土法門,則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極樂世界,見佛聞法,速證菩提,比較容易得多。所以龍樹菩薩曾說,前為難行道,後為易行道,前如陸路步行,後如水道乘船。關於淨土法門的書籍,可以首先閱覽者,初機淨業指南、印光法師嘉言錄、印光法師文鈔等。依此就可略知淨土法門的門徑。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不學他法,又有何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再節錄書中印象深刻的文句

他老人家---印光法師,老法師見某居士碗裡剩落了一兩粒米飯;於是就很不客氣地大聲喝斥道:「你有多大福氣,可以這樣隨便糟蹋飯粒!你得把它吃光!」

諸位請看看自己的身體,上有兩手,下有兩腳,這原為勞動而生的。若不將他運用習勞,不但有負兩手兩腳,就是對於身體也一定有害無益的。換句話說:若常常勞動,身體必定康健。

即使到佛的地位,也要常常勞動才行,現在我且講講佛的勞動的故事:

所謂佛,就是釋迦牟尼佛,有一天,佛看到地下不很清潔,自己就拿起掃帚來掃地,許多大弟子見了,也過來幫掃,不一時,把地掃得十分清潔。佛看了歡喜,隨即到講堂裡去說法,說到:「若人掃地,能得五種功德。......」

有一天,佛看到門前木頭做的橫眉壞了,自己就動手去修補。

有一次,一個弟子生了病,沒有人照應,佛就問他說:「你生了病,為什麼沒人照應你?」那弟子說:「從前人家有病,我不曾發心去照應他;現在我有病,所以人家也不來照應我了。」佛聽了這話,就說:「人家不來照應你,就由我來照應你吧!」

就將那病弟子大小便種種汙穢,洗滌得乾乾淨淨;並且還將他床鋪,理得清清楚楚,然後扶他上床。

彌陀經中載著的一位大弟子---阿冕樓陀,他雙目失明,不能料理自己,佛就替他裁衣服,還叫別的弟子一道幫著做。

有一次,佛看到一位老年比丘眼睛花了,要穿針縫衣,無奈眼睛看不清楚,嘴裡叫著:「誰能替我穿針呀!」佛聽了立刻答應說:「我來替你穿」。

以上所舉的例,都足證明佛是常常勞動的。我盼望諸位,也當以佛為模範,凡事自己動手去做,不可依賴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錄」節錄

研習心經者最應注意不可著空見。因常人聞說空義,誤以為著空之見。此乃大誤,且極危險。經云: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因起有見者,著有而修善業,猶報在人天。若著空見者,撥無因果則直趣泥犁。故斷不可著空見也。

若再進而言之,空見既不可著,有見亦非盡善。應(一)不著有,(二)亦不著空,乃為宜也。

(一)若著有者,執人我皆實有。既分人我,則有彼此。不能大公無私,不能有無我之偉大精神,故不可著有。須忘人我,乃能成就利生之大事業。

 (二)若著空,如前所說撥無因果且不談。即二乘人僅得空慧而著偏空者,亦不能作利生事業也。

   故佛經云:真空(非偏空、偏空不真。);妙有(非實有、實有不妙。)

 真空者,即有之空,雖不妨假說有人我,但不執著其相。

 妙有者,即空之有,雖不執著其相,亦不妨假說有人我。

 如是終日度生,實無所度。雖無所度,而又決非棄捨不為。若解此意,則常人所謂利益眾生者,能力薄弱、範圍小、時不久、不徹底。若欲能力不薄弱,範圍大者,須學佛法。了解真空妙有之理,精進修行,如此乃能完成利生之大事業也。

或疑心經少說有,多說空者,因常人多著于有,對症下藥,故多說空。雖說空,乃即有之空,是真空也。若見此真空,即真空不空。因有此空,將來作利生事業乃成十分圓滿。

合前(三)非消極者,是積極,當可了然。世人之積極,不過積極于暫時,佛法乃永久。

般若法門具有空與不空二義,以無所得故已前之經文,皆從般若之空一方面說。依此空義,于常人所執著之妄見,打破消滅一掃而空,使破壞至于徹底。菩提薩埵已下,是從般若不空方面說,復依此不空義,而熾然上求佛法,下化眾生,以完成其圓滿之建設。

亦猶世間行事,先將不良之習慣等一一推翻,然後良好建設乃得實現也。世有謂佛法唯是消極者,皆由不知佛法之全系統,及其精神所在,故有此誤解也。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淺……人空般若,二乘人入。(人空者、人體為五蘊之假和合、其中無有真實之我體)         
 深……法空般若,菩薩入。(法空者、五蘊亦空、如後所明。)

 「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即舊譯之五陰也。世間萬法無盡。欲研高深哲理及正當人生觀。應先于萬法有整個之認識,有統一之概念。佛法既含有高深之哲理及正當人生觀,應知亦爾。

 此五蘊,即佛教用以總括世間萬法者。故僅研五蘊,與研究一切萬法無異。蘊者,蘊藏積聚也。五蘊亦稱為五法聚,亦即五類之義。乃將一切精神物質之法歸納于此五類中也。

1.色蘊…障礙義 即一切相障有礙之處境。與物質之義相似而較廣。 (境處)

2.受蘊…領納義 即對于外境或苦,或樂及不苦不樂等之感受。此與今時人所習用之感情一 詞(即是隨官感印象而生之官感感情甚合,若作了別解之感覺釋之則非,因了別乃屬識蘊也。(內心)

3.想蘊…取像義 即取著感受之印象而思想。(內心)    

4.行蘊…造作義 即對外境之動作。(內心)     

5.識蘊…了別義 即了別外境,變出外境之本體。(內心) 

由外境色…………而感著種種受(輪轉)

由種種受…………而引起種種想(生死)

由種種想…………而發起種種行    

由種種行…………而薰習內心之識(循環)

由內心之識………而變成外境之色(不絕)

 空,此空之真理及境界,須行深般若時,乃能親見實證。

今且就可能之範圍略說。

五蘊中最難了解其為空者,即色蘊。因有物質、有阻礙、似非空也。凡夫迷之,認為實有,起諸分別。其實乃空。且舉二義。

 (一)無常 若色真實不虛者,應常恆不變,但外境之色蘊,乃息息變動。山河大地因有滄海桑田之感,即我自身,今年去年,今月上月,今日昨日,所謂我者亦不相同。即我鼻中出入息,此一息我,非前一息我。後一息我,非此一息我。因于此一息中,我身已起無數變化。最顯者,我全身之血,因此一呼吸遂變其性質成分,位置及工作也。

若進言之,匪惟一息有此變化,即剎那剎那中亦悉爾也。
既常常變化,故知是空。

 (二)所見不同 若色真實不空者,應何時何人所見悉同。但我等外境之色蘊,乃依時依人而異。

有如喜時,覺天地皆春。憂時,覺景物愁慘。于同一境中,一喜一憂所見各異。

 既所見不同,故知是空。

 上略舉二義,未能詳盡。

 既知色空,其他無物質無阻礙之受想行識,謂為是空,可無疑矣。

 照見者非肉眼所見,明見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mmy5482 的頭像
    tommy5482

    Inwhy

    tommy54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